這可能顛覆您對痛症治療的認知……
如果您是上班族、運動愛好者、或患有痛症,請花5分鐘時間繼續閱讀。
日期 : 16-1-2022
您有痛症或常感到疲倦嗎?
– 您是否因工作而引致肩頸背痛?
– 您運動後有否經常肌肉痛?
– 您是否經常感到疲倦?
– 您患有痛症嗎?
忽略痛症,後果可大可小
身體機能衰退
面對疼痛,不少人會減少活動,避免加劇痛楚。但長期休息會令機能衰退,如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,最終陷入惡性循環。
持續的醫療費用
我們都知道醫生的收費。患有痛症,更需要額外一筆物理治療費用。更不用說定期看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所花費的時間。
引致焦慮/抑鬱
您曾否感到沮喪、氣餒或無助?
您曾否因痛症而影響家庭和工作,以及放棄自己的嗜好和運動?
您曾否擔心身上的傷患會影響工作甚至日常生活?
您有否感到悲觀和對健康的生活失去期望,甚至覺得自己沒機會康復?
這些都有機會引致情緒病,必須及早注意。
請不要絕望,馬上介紹您的「救星」
Judy是一位在職媽媽,每天2小時的通勤時間讓她的小腿腫如蘿蔔,10小時的上班時間更令她的頸和腰苦不堪言。
這些痛症很影響她的日常生活,隨著她一歲的兒子長大,腰痛竟然令她開始抱不起兒子了!
這對一位在職媽媽來說是很大的打擊。她常常怕痛症會影響將來的工作能力,又怕會影響自己照顧兒子,更怕影響家庭時光。
所幸,體貼的丈夫終於為她找到了最適合治療痛症的方法 ── 拔罐
拔罐如何紓緩痛症/疲勞?
拔罐是一種傳統中醫治療方法,利用火燃、真空抽氣等方法,以罐作為操作工具,借助負壓和熱力,將玻璃罐中的空氣排走,形成負壓,吸附住皮膚和肌肉,緩解局部疼痛,達到放鬆的效果。從機理上講,當人體體表下的深層組織被吸拉住時,就會出現充血和淤滯,從而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,加快緩解疼痛的過程。
從另一方面,如今健身越來越流行,人們都會定期去健身或進行其他運動。在鍛煉之後,肌肉中可能會積累乳酸。拔罐可作為鍛煉後恢復的一種簡單方法,它可以促進局部循環,讓紅血球攜帶更多的氧氣輸送到這些區域,有效地排除乳酸和毒素,從而快速減輕肌肉疼痛。
在瘀血代謝的過程中,有一種特別酵素「血基質氧化酶-1(HO-1)」,是一種「壓力蛋白質」,透過誘發抗氧化反應,調節發炎反應,達到保護組織的效果。
總括而言,拔罐可以刺激穴位、增強免疫力、放鬆筋膜肌肉、消炎止痛、加強血液循環、解除肌肉關節痛、舒筋活血,達至紓緩痛症、消除疲勞的效果。
拔罐的應用和分類
拔罐可分為乾式拔罐和濕式拔罐兩種。濕式拔罐包含放血,創傷更大,因此不如乾式拔罐受歡迎。一般來說,乾式拔罐也可以分為三種類型──留罐、走罐和閃罐。
留罐
顧名思義,留罐是指抽吸完後,拔罐杯會固定在皮膚上幾分鐘。為了避免傷害皮膚,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抽力和吸力強,滯留時間短。
閃罐
治療師將拔罐杯貼在皮膚上後,會立即抽離,如此反復多次,直到拔罐部位潮紅。由於抽吸釋放交替,閃罐法比留罐法溫和,適合體質較弱的人使用。
走罐
在這個技術中,杯罐會沿著肌肉組織移動,就像用罐口做按摩一樣。不同的是,按摩使用的是壓力,而走罐法用的是負壓,這會打破毛細血管,從而促進毒素被更快地排出。
拔罐適用於什麼情況?
拔罐一般可用於感冒、頭痛、咳嗽、胃痛、嘔吐、腹痛、腰痛、肩背痛、腿痛、關節屈伸不利、風濕痛、痛經、外傷腰痛、局部麻痛、減肥等。
運動系統傷病
– 工作/運動後的肌肉疲勞
– 腰背痛
– 肩頸痛
– 頸椎關節痛
– 手腕痛
– 膝頭痛
– 肩關節及肩胛痛
– 肘關節痛
– 骶椎痛
– 髖痛/足跟/踝部痛
神經系統傷病
– 坐骨神經痛
– 神經性頭痛
– 枕神經痛
– 肋間神經痛
– 因風濕勞損引起的四肢神經麻痹症
– 頸肌痙攣
– 腓腸肌痙攣
– 面神經痙攣
– 膈肌痙攣
– 帶狀皰疹愈後神經痛
其他
– 呼吸系統適應症
感冒、咳嗽
– 消化系統適應症
胃神經痛、消化不良症、胃酸過多症
– 循環系統適應症
頸源性高血壓
– 婦科方面的適應症
痛經、閉經、盆腔炎
– 皮膚方面適應症
濕疹
常見拔罐位置圖
Hello
Hello
Hello
Hello
Hello
Hello
但是......傳統拔罐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......
✖ 要親身到診所進行治療
✖ 需要由專人操作
✖ 難以在家上自行拔罐
✖ 無法調節拔罐力度
✖ 需要用火和酒精,有意意外風險
✖ 每次到診所拔罐都要收費
✖ 拔罐時不能活動,以免跌破玻璃罐
✖ 吸力不足
幸好,科技能解決這些不足!
伴隨著科技發展,Achedaway™智能拔罐按摩器亦相應面世。這款風靡歐美的儀器採用三種治療技術,讓您同時得到三重治療,優化傳統拔罐之餘,效更能Triple Up!
Achedaway™
智能拔罐按摩器
與傳統拔罐有什麼分別?
歐美用家一致好評
物理治療
家庭主婦
健身教練
MMA選手
上班族
NBA球員
健身愛好者
脊醫
常見問題
如果出現急性的痛症,即突如其來的痛症,如扭傷等,我們建議可以每隔2至3天進行拔罐,直至痛症完全消除。如果痛症是屬慢性,即長期都有的痛症,我們會建議拔罐療程間相隔 5 至 10 日,每次療程約 3 至 12 分鐘。實際情況,建議向中醫師或物理治安咨詢,以了解個人身體情況是否需要接受拔罐治療。
我們不建議於心臟周圍區域,感覺器官,私處或身體上的大血管上使用拔罐。
如有任何以下情況,我們都不建議進行拔罐 :
1.懷孕或在月經週期的女性
2.惡性腫瘤或局部損傷潰瘍、外傷性骨折、靜脈曲張、急性化膿性炎症、皮膚彈性喪失患者
3.嚴重心臟病、心力衰竭、呼吸衰竭和嚴重水腫
4.凝血機制差、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出血的患者
5.有嚴重皮膚過敏或皮膚傳染病者;
6.嚴重神經緊張,高燒,抽搐,痙攣,躁狂不安
7. 過敏
8. 傳染病
9. 體溫在38℃以上
10. 用藥期間;對金屬和紅光過敏
11. 心臟、腦神經、血壓紊亂
12. 知覺或皮膚失調
13. 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所致高水準外周迴圈障礙的感覺障礙
14. 不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意志
15. 正在接受醫生治療或感覺不適
16. 體質過於虛弱者或過瘦
17. 太餓、太飽、太疲累
可以走罐。走罐時,調節較小的吸力,並在走罐部位上塗上按摩油或乳液便可以。
很多時候,疲勞或痛症是由多個痛點 (Trigger Point)引起的。同時使用多個拔罐器能夠覆蓋更多痛點,加強治療的效率。
當然,只使用一個是沒有問題的。
由於 Cupper 智能拔罐按摩器的抽吸力會勝於其他拔罐設備,有機會令剛進行完治療的位置出現短暫性的硬塊或窿起。正常情況下,硬塊會於數小時後消退。你可以因應個人情況去調節適合自己的抽吸力度。
你可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,按壓一下,使氣漏入,罐子即能脫下,不應硬拉或旋動。
我們不建議於同一個部位於短時間內反復拔罐。因為這樣會另該位置的皮膚容易受損。如果想於同一地方重覆拔罐,我們建議最少等 5-10天,讓之前因拔罐造成的瘀血先減退後再進行拔罐。
只需用紙巾或眼鏡布抹杯罐即可,請避免用酒精清潔。
清潔的重點是不能沾濕過濾棉和儀器。
所以我們建議把抹布沾水來清洗,而不要將整個杯罐用水沖洗。
您也可先移除過濾棉,然後再用水沖洗杯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