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根據許多中醫學雜誌針對拔罐的科學研究顯示,拔罐確實能夠幫助改善血液循環、活化免疫系統、有效減少肌肉疼痛,在2019年國際認證的論文中,也證明了拔罐確實能改善運動員的背痛。中醫師說,拔罐甚至有利女性消水腫、減重;幫男性助陽;助小孩增高、成長發育;調理銀髮族的高血壓、心悸、糖尿病、腎臟病;及改善低頭族的頭暈等針對性的功效。
不過,想要拔罐有功效,當然就要拔對位置!這篇文章將為您詳細介紹常見的拔罐位置、拔罐位置代表、這些位置能帶來哪些治療作用以及功效。多多了解拔罐的常識,才能安全又健康的拔罐!
常見的拔罐位置
長時間使用電腦,肩頸痠痛可說是現代人的通病,除了姿勢不良外,也可能是因為經絡的氣血瘀滯所造成,這時就可靠拔罐來舒筋通絡、活血化瘀;另外,你知道嗎?原來腳底也可以拔罐!
特別是湧泉穴,更是對男女老少都好處多多;許多人晚上喜愛在睡前躺在床上看手機或平板追劇,睡醒或起身容易頭昏眼花,也適合拔腿腳的三陰交跟湧泉穴。那麼,不同的拔罐位置代表什麼呢?我們首先針對幾個常見拔罐的位置進行介紹:
肩膀拔罐位置
肩井穴
這個常見的肩膀拔罐位置於肩上,與乳頭垂直。取坐位,雙手交叉搭肩,手指的位置就是肩井穴,約在脖子側方三指的凹陷處,按壓會有酸痛感。可改善頸肩部與頭部的血液循環,治頸椎、肩膀酸痛、眼睛疲勞、頭暈、頸椎病、肩周炎、乳腺炎、落枕等症狀,其功效為消腫止痛、舒筋通絡。
肩髃穴
另一個肩膀拔罐位置於臂外側的三角肌上,當肩峰前下方向凹陷處。定位方法,將上臂外展平舉,肩關節部呈現出兩個凹窩,前面的凹窩中即為肩髃穴。可改善肩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,治療上肢痛、麻、癱、涼和手臂神經痛及攣急等症狀,其功效為通利關節、活血散風。
巨骨穴
巨骨其實指的是鎖骨,拔罐位置於肩上,在鎖骨肩峰端後方位置,骨肩峰端和肩胛岡之間的凹陷處。可治療肩臂疼痛、肩關節周圍炎,肩部軟組織損傷等症狀,其功效為通經活絡、寧神、化痰散結等。
腳底及腿部拔罐位置
湧泉穴
拔罐位置於腳底板人字紋路的交叉點處,將腳趾向下捲,腳底板的前 1/3 中央會出現一個凹陷處,即為湧泉穴。
腳底累積疲勞容易影響全身健康,湧泉穴可幫助消除疲勞、回復精氣神,並且提升腎機能。由於腎是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,因此對於男女老少的頭腦清醒、耳聰目明、性功能、治療失眠、神經衰弱、頭暈、頭痛、高血壓、耳鳴等多種疾病都有功效。
三陰交
拔罐位置於內側腳踝上三寸之處,這裡是肝、脾、腎三條陰經的交會穴,可調和三經氣血,達到調補精血,健康長壽。
可治療肌膚過敏、濕疹、蕁麻疹、皮炎等,也可維持血壓穩定,治療高血壓,以及調理婦科疾病,保養子宮和卵巢等。其功效為通氣滯、祛風溼、通經絡等。
陰陵泉
拔罐位置於膝蓋內側下方,膝蓋到小腿會按壓到一個凹陷處即為陰陵泉。
可治療靜脈曲張、小腿浮腫、腹痛、腹瀉,也可達到強建脾臟,改善高血壓、高血糖與高血壓三高症狀的功能。其功效為除濕氣、健脾胃、改善腳部氣血運行等。
其他拔罐位置
神闕穴
位在臍中部,臍中央,可調和胃腸、治泄痢,腹痛等。關元穴
位於肚臍正下方三寸,大約四指寬。可調節內分泌、治療生殖系統疾病、調理腸胃病症,促進腸道蠕動。大椎穴
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,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。可治咳嗽,喘逆、肩背痛,腰脊強、中暑、嘔吐,黃疸,風疹等。足三里
位置:位於小腿外側,膝蓋骨下方三寸,脛骨前緣一指寬之處。可增強免疫力、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、疏風化濕。腎俞穴
位在腰部,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。可治腰痛、腎臟病、高血壓、低血壓、耳鳴、精力減退等。在家拔罐位置圖
以下是我們建議可以自己在家中拔罐的位置圖:
在家拔罐應選擇肌肉較多且沒毛髮少的部位,例如大小腿、肩、胸、臀、腰、背等地方。
不能拔罐的位置
有適合拔罐的位置,當然也有部位不適宜拔罐,如未能掌握好拔罐位置,有可能會造成血栓增加,甚至中風等風險,因此,以下就和我們一起來認識「不適合」拔罐的位置吧!
頭面及毛髮多的部位
由於頭及臉部可能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,且面板淺薄和毛髮較多的部位不易吸拔,而不建議拔罐。
皺紋、過敏、外傷、疤痕、皮膚破損及鬆弛部位
若有部位有皺紋、鬆弛、凹凸不平時,罐易脫落,起不到拔罐效果。在有受傷及疤痕處等部位也不宜拔罐。
重要臟器體表部位
拔罐也須避開身體重要臟器相對應的體表部位,如心口、眼睛等,因為拔罐可能會對臟腑的功能造成影響。
肢體末端
在肢體的末端由於神經分佈多,拔罐會很痛,且有可能引起器官異常的穴位,如隱白穴等也不建議拔罐。
大血管流經部位及其他禁忌部位
骨頭處、皮薄、肌少、大血管以及筋肉結聚處,如腋窩、頸動脈處等,也不宜進行拔罐;此外,男女性的乳頭、陰部、睪丸等也是不能拔罐的。
拔罐位置提醒
最後再次提醒,拔罐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位置,以免加重病情或是引發其他疾病,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地拔罐、擁有健康的身體。
如果你認為這些資訊有用,請不吝嗇把文章分享到社交媒體,讓更多人受益吧!